果然不出中国所料!韩国新任驻华大使刚到北京,美国就使出一“狠招”,李在明对中方提了个请求

Connor bitop交易所 2025-10-21 2 0

据环球时报报道,10月16日,北京首都机场迎来一位特殊客人——韩国新任驻华大使卢载宪。这位前总统卢泰愚之子刚走下舷梯,就用“愚公移山的精神”表态,要全力推动中韩友好。这一幕被外界视作李在明政府修复对华关系的明确信号,毕竟卢泰愚正是1992年中韩建交的关键推手,这份历史渊源让双方都对关系回暖抱有期待。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当天就公开表示欢迎,愿为其履职提供便利。

谁也没料到,卢载宪的履新消息还没焐热,美国那边就炸开了锅。当地时间10月17日,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突然发难,指责中国对韩华海洋5家美国子公司的制裁是“胁迫”美国的亚洲盟友,目的是破坏美韩合作。这番说辞来得蹊跷,却又在情理之中,明眼人都看得出,这是美国给刚想缓和关系的中韩两国泼的一盆冷水。

果然不出中国所料!韩国新任驻华大使刚到北京,美国就使出一“狠招”,李在明对中方提了个请求

要弄明白美国的算盘,得先看清这场制裁的来龙去脉。10月14日中国商务部宣布的制裁绝非突发,导火索是美国率先对中国海事、物流及造船业发起301调查,还对中国船舶加征高额港口费。被盯上的韩华海洋5家子公司里,费城造船厂是关键角色——这家2024年底被韩华收购的船厂,不仅拿到过美国海军的维修合同,更是韩美造船合作的核心资产。韩国成均馆大学教授朴基顺看得透彻,这根本不是单纯的经济合作,而是美韩在安保领域的核心课题,韩华就是帮美国重振造船业的主要帮手。

更值得玩味的是韩国政府的反应。制裁消息传出后,韩华海洋股价当天暴跌5.8%,盘中跌幅一度超9%,市值蒸发约4.7亿美元。可李在明政府没有跟着美国起哄,反而迅速表态称受制裁子公司与中国合作有限,影响可控,还连夜启动了中韩经贸沟通渠道。这种冷静背后是现实考量:韩国刚承诺投入1500亿美元帮美国重振造船业,本就想换关税优惠,如今若因制裁与中国交恶,只会两头不讨好。

果然不出中国所料!韩国新任驻华大使刚到北京,美国就使出一“狠招”,李在明对中方提了个请求

展开全文

美国显然不希望看到韩国这种“务实平衡”。从特朗普政府开始,就一直施压盟友对华加税、共同围堵中国,现在更想把韩国绑上反华战车。韩华海洋其实早就是美军的“自己人”,不仅为美军舰艇提供维修保障,还计划从维保业务升级到直接造舰,彻底融入美国军工复合体。美国此时跳出来“帮腔”,哪里是为韩国出头,分明是怕李在明政府借卢载宪履新之机,在中美之间走平衡路线,动摇其亚洲战略布局。

就在美国煽风点火的同时,李在明政府悄悄向中国递出了橄榄枝。虽然没有公开的正式照会,但从韩国政府的一系列动作能清晰看出诉求:一方面通过经贸渠道沟通,希望中方“网开一面”,最大限度降低韩企损失;另一方面让卢载宪带着明确任务赴华,重点协调半导体、稀土供应链等敏感议题,甚至提到要确保韩国在稀土领域的供应链安全。这种“低调求助”的姿态,与美国的高调指责形成了鲜明对比。

美国的挑拨套路其实早不新鲜。今年6月李在明当选韩国总统时,白宫祝贺之余就不忘扯出中国,炒作“民主受干预”的老调。这次故技重施,本质上是害怕韩国脱离自己的掌控。韩国国内的派系分歧更让美国有机可乘——极端亲美派与对华友好派、务实派的角力中,美国显然想借制裁事件壮大亲美势力,逼李在明选边站。

可美国忘了,时代早就变了。日本右翼代表高市早苗当选自民党总裁后,因极端理念得不到认同,连公明党都退出了执政联盟,这已经说明极右翼在亚洲缺乏民众基础。中韩经济的深度绑定更是现实:韩国既想保住中国市场,又不想得罪美国盟友,唯一的出路就是保持战略自主。

果然不出中国所料!韩国新任驻华大使刚到北京,美国就使出一“狠招”,李在明对中方提了个请求

美国国务院的指责堪称“贼喊捉贼”。真正违反国际法的是动辄发起单边制裁、搞技术封锁的美国,真正胁迫盟友的也是拿着关税大棒施压的美国。中国的反制不过是依据《反外国制裁法》维护自身利益,何来“胁迫”之说?

卢载宪提到中韩关系正处新转折点,这话没错。眼下的局势里,美国的“狠招”更像一场考验,考验李在明能否顶住压力坚持务实路线,也考验中韩能否识破挑拨、守住合作底线。李在明政府的低调求助已经释放了善意,接下来就看美国是否真的明白,把盟友当棋子的做法,最终只会反噬自身的战略利益。

评论